當你擁有了心儀的宜興紫砂壺,用它來沖泡茶葉,這等於開啟了一場與時光交織、與茶香對話的深情旅程。紫砂壺雖然耐用,陶土之壽命幾可無限,但若在泡茶時使用或保養不當,即便是好的茶壺,也可能被「養壞」,出現花斑、茶垢、異味等情況。
以下我們將從紫砂壺的保養養壺的重點、常見問題與補救方法,再到進階養壺技巧,帶你掌握從新壺到老壺的全方位養壺密技與心法。
一、紫砂壺為什麼需要「養」?
紫砂壺不同於一般陶瓷,它的礦土富含雙氣孔結構,擁有良好的透氣性與吸附性,泡茶時能吸收茶湯中的香氣與茶性,這可以讓茶壺體使越用就會越溫潤。
而這個滋潤的過程,壺友們稱之為「養壺」,就像是給壺餵養茶湯,茶壺因吸收茶湯養分而滋潤有光澤。這種因長期使用後所形成的光澤,也可稱為「包漿」。這也是宜興紫砂壺令廣大茶友喜歡甚至癡迷的一項原因。
若使用紫砂壺來泡茶及養壺的方法得當,那麼紫砂壺的表面會逐漸養出潤如玉、亮如珠的自然光澤。
但若是對茶壺粗心大意不愛惜及操作失誤,則會很容易讓紫砂壺「養花」——出現不均勻的光斑、色差或壺身異味。
二、紫砂壺養壞的常見狀況與成因
1.表面顏色不均(俗稱「養花」)
茶壺表面色澤斑駁,有的區域暗沉,有的區域泛油光.....
這些通常是因:
-
每次泡完茶後沒有及時清洗茶壺裡外;
-
在擦拭茶壺時不均勻,沒有仔細完全擦拭茶壺的表面,使茶漬累積於局部;
-
茶壺表面體接觸油污或手汗。
2. 茶壺內茶垢堆積
茶垢在壺內壁形成厚層,甚至發出異味。這常因:
-
泡完茶後未清除茶渣及清洗;
-
忽略儲存環境清潔度;
-
泡茶完留隔夜茶或多天未用壺。
3. 壺表「賊光」
紫砂壺吸附油脂後會變得油亮、不自然,失去原本的霧面質感,常因:
-
接觸油煙或是手或是臉部及皮膚的油脂;
-
錯誤使用茶油、蠟、拋光布、、、、等人為上光方式。

三、紫砂壺養壞了,怎麼補救?
▌1. 全面清洗,打掉重練 ! 還壺本色
將茶壺內外以溫熱水反覆沖洗,再用無油、乾淨的海綿或細毛刷輕刷。可搭配小蘇打粉去除茶垢(切忌使用牙膏、洗潔精、醋等具破壞性的物質)。
若是茶垢汙垢嚴重,可將壺放入清水中煮 30 分鐘,之後用清水靜置數日換水,讓氣孔內的茶垢慢慢釋出。
▌2. 杜絕油污與異味來源
平日泡茶或摩壺時,手部必須保持乾淨無油。避免廚房油煙、高溫蒸氣等環境,壺易吸附異味。
▌3. 給壺「休息」時間
紫砂壺使用一段時間後,讓它自然風乾並靜置休養3~5天。這樣可使壺體內部水分平衡,也有助於氣孔恢復活性。
▌4. 建立正確的養壺習慣
-
使用後立刻清潔壺身與壺內;
-
不留茶渣、不積茶湯;
-
用熱水沖淋壺體後風乾,自然晾乾;
-
不要使用任何的人工油劑來擦亮壺身。
四、正確養壺,讓包漿自然生成
✔ 1. 用茶湯「淋壺」而非「泡壺」
泡茶過程中自然溢出的茶湯是養壺的最佳材料,可順勢沖淋壺蓋與壺身,再用乾淨棉布擦乾。切勿將茶葉泡進壺外、或刻意塗抹茶渣於壺面。
✔ 2.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
養紫砂壺的包漿是緩慢的自然歷程,切記不可急功近利。正所謂「三年養壺,五年看光」,唯有時間與心意的累積,才能讓壺與人達到「溫潤如玉」的境界。
五、結語:壺養人,人亦養壺
一把好的宜興紫砂壺,不只是可以用來泡茶喝茶的器物,它更像是一位能與你共度歲月的老茶友。在養壺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可以修身與養心的歷練。壺如其人,您若用心對待,它也會悄悄記錄下你的習慣、性情與歲月的痕跡,最終成為獨一無二、溫潤動人的茶中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