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紫砂茶壺經典壺型款式-虛扁

虛扁壺宜興紫砂壺

 

虛扁壺的由來

虛扁壺的器型,在歸類上是屬於紫砂壺器型分類中的圓器

古代扁造型的壺,其材質是銅器,根據史蹟研究,扁型的壺最早是出現於春秋時期(約西元前770~700年)。在中國的隴縣曾出土高20cm,寬20cm的銅扁壺,具研究應該是作為酒器使用。
(隴縣是中國陝西省寶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寶雞西端,與甘肅接壤,古有汧水流出,稱「汧邑」、「汧縣」、「汧源」、「隴州」等。)


而後的戰國時代的銅的扁壺就已經更精美了(見藏於史密斯博物館的戰國扁壺)。這就說明,扁扁的壺造型在中原文化中出現是在春秋戰國時代。春秋的扁壺是什麼樣子的呢?在介紹中說它是「扁體長方形高圈足。前有流,插子器的中腹為龍形,後為龍形。腹飾大鳥紋,圈足飾波曲紋,間飾似雲紋。此器造型獨特,紋飾新奇流暢。一改西周時期造型及紋飾風格。」尤其最後一句「一改西周時期造型及紋飾風格」最關鍵,那就是為什麼大約相近朝代中器物造型會出現了突變?

 而宜興紫砂壺中的扁壺,最早是出現於明朝時代的,紫砂大家時大彬款製作的調砂“虛扁”,其後名家均有製作,此類器型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扁」。根據紫砂壺造型不外乎仿生象形、仿古青銅器、幾何抽像等方法,我們還是先看青銅器的扁壺,以便做對比。

 虛扁,它隨著歷史一路演變而來。從少數民族的皮具到漢族的青銅器—陶瓷,從馬背上的實用器皿到中原文人墨客們書桌上發閒遠悠思的雅玩,從盛水酒到注滿幽香的茶湯,皮具粗獷的美,透過紫砂轉變為了含蓄,包容,典雅……。

以前的扁壺多做酒壺使用,當酒壺是不必頻繁的淋水,沖洗,不必像當泡茶壺使用的講究,就像泡功夫茶時候得要求高壺身對於茶葉、茶湯的控制上的影響,也不必更多的考慮出水和容量等等一系列嚴格的茶藝茶道的要求。

將扁壺壺身身放倒,首先不會水位太高悶茶,而且實用時候擺放更加穩定,放倒後的壺身高度恰巧和當時一本線裝書的高度差不多,也是放在書桌上泡茶品飲時所用,所以,取了個名字叫「書扁」。這位紫砂壺歷史上的奇才也許就是透過瓷器的扁酒壺而發明了紫砂壺的虛扁。

虛扁紫砂壺


由此扁型的紫砂壺就初步有了形成過程


虛扁的稱法是據宜興方言而來
  「虛扁壺」也可稱「水扁壺或是書扁壺」。它們的發音是很相近的,宜昌發音幾乎相同,指的是同一紫砂壺樣式。

書扁造型的茶壺是宜興紫砂壺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製作難度相對性很高,紫砂行話裡有“造型扁一分,成型難一分”,從用紫砂泥料開始圍身筒成筒型,然後用「泥拍子」一下的拍成這麼扁,力道要均勻適度,要拍的扁又不能過力將茶壺拍塌了,這對於使用全手工來製作其技巧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虛扁流傳下來的名家大師製作的經典茶壺不少,常見於各大紫砂典籍圖譜。這種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


虛扁的茶壺造型適合沖泡什麼茶呢

這種壺身圓又有點扁扁的紫砂壺,其造型可使茶香凝聚且保溫效果好不太散熱,基本上適合沖泡鐵觀音焙火重或是發酵重的烏龍茶,老白茶以及熟的普洱茶老的普洱茶都很適合,可以讓茶湯更有醇厚感,壺身寬大及口蓋大,可使茶葉舒展快速,在清潔上也很方便清。

也歡迎您到嵐雲FB 跟我們一起討論

Shopping cart

Compare Products

Compare
Clear All
Search our site

Reset your password

Sign up for early Sale access plus tailored new arrivals, trends and promotions. To opt out, click unsubscribe in our emails

Log in

Register

Your connection needs to be verified before you can proc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