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化龍經典紫砂壺款

宜興紫砂壺經典款魚化龍


魚化龍是一款漂亮又典型的傳統壺型,也稱作為「龍壺」、「魚龍壺」、「魚龍戲浪壺」,是明代壺藝名家陳仲美所創。

經清代壺藝名家邵大亨再將其造型作一些變化,使其茶壺把滿飾魚鱗紋,壺身為圓形,由幾塊規則的波浪組成。一面波浪中伸出兇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在茶壺蓋上呈現出波濤湧起狀,浪尖中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來作為壺鈕。精緻的壺蓋龍頭是可以伸縮,在倒茶時,壺蓋的龍頭會伸出,同時龍頭裡又伸出一根細細的舌頭。倒完茶後,將茶壺持平,這時龍頭即會縮回,其龍舌頭也隱入龍頭不見。
這使得這款茶壺型設計巧思令人驚奇,且壺的造型華美大方,刻畫精細而不繁瑣,塊面清晰簡潔,線條流暢明快,沉靜中透出活潑,令人嘆為觀止。

這經典且傳統壺型,在歷代製壺名家中也常常會有創新之作,
例如在民國時期的唐樹芷,其所製小魚化龍壺鈕為卷雲狀,壺身淺塑波浪,波浪中龍伸出首部,龍尾捲成壺把,把上鱗片刻劃清晰.此壺紅泥製成,形體較小,做工精細.清代邵大享魚化龍為波浪堆塑得一層一層,立體感強,而波濤中龍露出頭部而不見爪,鈕為堆浪狀,裝在蓋裡的龍頭短而粗。

宜興紫砂壺經典款魚化龍

       另外黃玉麟所製魚化龍,波浪立體感不強,波濤中的龍伸出半身,龍爪清晰可見,鈕也不作堆浪而作卷雲形,裝在蓋內的龍頭細而偏小。魚化龍壺製作因名家的不同而特點各異,如邵大享的龍不見爪,而黃玉麟,俞國良的龍爪清晰可見,唐樹芷的龍爪也不見,但邵大享用堆浪鈕,其後的黃俞唐又都改成雲形鈕,又具一定的時代特點。
黃玉鱗(1842-1914),是宜興紫砂的著名藝人,原籍丹陽,幼孤。遷居蜀山,年十三從同鄉邵湘甫學藝,三年即青出於藍。善製“掇球”,“供春”,“魚化龍”諸式,精巧而不失古意,因受吳太微和顧榮林之聘,得以觀彝鼎及古器、藝日進,名益高,每制一壺必精心構撰,積日月而後成。製作紫砂壺即是黃玉鱗最擅長的「魚化龍」紫砂壺。壺身通體作海水波浪雲紋,壺身兩側各塑一魚一龍淺浮雕,神韻靈動,栩栩如生。壺蓋也有一活動龍首聳出雲端,龍舌伸縮吐注,妙趣橫生。配以龍尾執把,渾然一體。

魚化龍這還蘊含著鯉躍龍門飛黃騰達、平步青雲的美好寓意,且其茶壺本身圓潤在用來泡茶上,是很實用的,可謂是適合多種茶葉,一直以來都是深受愛壺人士的喜愛及收藏。